龙王镇在传统水稻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虾稻共生,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生态环保、功能集成的田园综合体。
。全镇下辖47个行政村、两个社区,17847户,总人口73401人。镇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5万亩,旱地13万亩。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39472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7.04%(16024元)。
龙王镇是襄阳市粮食生产大镇、农业重镇,粮食产业为龙王镇主导产业。同时利用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丘陵地貌特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助推经济发展。
龙王镇已连续三年被襄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全镇夏粮面积23万亩,其中小麦22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占总数的80%,主要有华麦1168、西农979、襄麦系列等品种),总产近1.8亿斤,位居全区前列;秋粮面积25万亩,其中水稻15万亩(其中优质水稻12万亩以上,主要有黄华占、湘晚籼13、鄂香2号、甬优4949、C两优华占、晶两优534、黑、白功能稻等品种。主要分布在龙王镇赵集片区、白集片区、龙王片区以及符庄村、松树坡村、肖刘村、庙坡村),总产约1.8亿斤;玉米7万亩,总产约0.56亿斤。立足粮食生产,龙王镇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和秸秆编草绳产业。
“稻虾共作”万亩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面积2万亩“稻虾共作”高标准农田,创建400多个养殖单元,并配套建设水稻育秧工厂、虾种选育基地、生产用房等设施。农业产业呈现集群发展。全镇现有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5家,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社113家、家庭农场43户。全镇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广优质稻,促进水稻品种迅速更新,推进水稻机耕、机种、机收一体化。
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下,龙王镇小龙虾仍然获得丰收,亩平产量在250公斤左右。华山公司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冷冻物流等方式,快速把小龙虾销往全国各地,不但加快了小龙虾的快速销售,还提高了小龙虾的价格,平均亩产值在7000元左右。“虾稻共作”提高了水稻品质和价值。今年虾香稻长势好,昊源粮油、金立丰等公司对2万亩虾香稻收购价格每斤1.8元,比常规稻每斤高0.5元,亩增加收入500元,稻谷亩产值在1800元左右。
2020年稻虾共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亩平产值7000元左右,全镇稻虾共作总产值约2.1亿元;全镇146户农户通过返租倒包286个虾池实现致富,带动当地村民就业482人,精准扶贫户89人就业增收脱贫。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镇政府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户以土地、机械、劳力折价入股,所得收益按入股比例分红,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功能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捆绑发展,共同受益。如禾嘉鑫专业合作社通过“保底合作,利益分红”的方式,鼓励农民将土地入股,在前王、后王兴建示范基地4400亩。同时对优质粮油生产的农户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由合作社对入股农户统一供种子、化肥,统一育秧、插秧,统一收割、旋耕,所需费用待粮食收购后统一扣除。每年两次分红,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机作业面积,规范作业价格,社员自主经营,收取营业收入10%作为公益金,年底再从总收入中拿出60%按社员入股大小分红进行分配。
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大力开展“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与农户或新型农民经营体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底价和产品质量,形成定向供销关系。与茅台、鲁花等大企业组织订单农业,确保农产品销量与质量。如昊源粮油有限公司探索“四合一”的模式:“合作社+社员+公司+基地”,合作社与昊源粮油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作为合作社的成员之一。合作社充分的利用公司对稻谷精深加工的优势,由合作社统一高价收购社员的优质稻,然后统一销售给昊源公司,既保证了优质稻种植社员和农户增产增收,又保证了昊源公司原粮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合作社共收购社员和农户的优质稻、香稻5000多万斤,以每吨高于市场价200元至300元计算,年内优质稻种植社员和农户共增收687多万元。
以全托或代工模式,改变农民种地难、管理难、收获难、晾晒难、卖粮难的局面。如鑫美农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孙庙村建设“土地托管中心”。合作社成立了机耕服务队、机插服务队、育苗服务队、机收服务队、机防服务队,对移民点260亩的托管土地的耕地、整田、育秧、插秧、大田管理全场实行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同时在杨湾村采取农户带地入股的方式,兴建优质稻示范基地5700亩。通过托管半托管模式,采取菜单式服务形式,把小农户有机融入到现代大农业生产之中。合作社围绕农业产业化深挖潜力,实行产、管、供、销一体化运作,形成链条,滚动发展。
华山公司通过采取“流转整治,反租倒包,统分结合”,注重企业、农户、集体三方利益协调、互动、共赢的模式和机制,以标准化单元,统一整治基地,统一种养标准,统一供应生资和种子种苗,统一生产管理和机械化服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品品牌等“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既有产中全程机械化服务和专业指导,又有产后直接与工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紧密对接,劳动强度和经营风险大幅度的降低,营收显著提高。
立足农业生产大镇和粮油资源优势,依托加工公司的生产订单,搭建强强联手和抱团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互补共享,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既节约了加工公司的生产、运输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降低了市场风险。龙王镇闫营村地势平缓,很适合大面积种植观赏性农作物。油菜既是本地主要油用作物,也是春季踏青赏花的主要观赏植物。利用闫营村土地资源打造一片油菜花海,既可对接襄阳鲁花油厂油菜籽生产订单,满足襄阳鲁花原料需求,又可通过举办“凤凰咀油菜花节”向广大市民推介襄州凤凰咀旅游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龙王镇结合本地实际,超前谋划,高端定位,紧扣建设“现代农业特色示范镇、休闲宜居生态旅游镇”两大奋斗目标,规划设计了“龙王镇生态粮油食品暨机械加工园区”,总规划面积一万亩,延伸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产业、现代项目、现代产品、现代服务,促进粮油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休闲相结合,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一条龙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龙王镇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以红水河金龙家庭农场为依托,发展了廖湾村林果经济园、松树坡台湾樱花观赏园、红水家园樱花基地;以闽升特种水产养殖公司为依托,在符庄村发展对虾养殖基地300亩;以凤凰咀文化遗址发掘为依托,带动316国道沿线村组发展文化旅游业;以金立丰农业合作社为载体,在闫营村流转220亩耕地种植高油酸花生,形成鲁花花生种植基地,流转闫营村稻田种植双低油菜打造油菜花观赏节。
近年来,龙王镇从始至终坚持“农业兴镇、工业强镇、旅游富镇、文化立镇”的发展模式,充分的利用当地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资源,顺势而为,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龙王镇农产品品牌。一是积极打造优质稻品牌,走绿色、健康、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之路。2012年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一村一品优质稻专业镇,2020年获得“十亿元镇”称号。2011年11月,第八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龙王镇优质稻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襄阳昊源阳光农业有限公司的“昊宇”牌香米获得“特色农产品”称号,2017年昊源阳光成功注册了“门哥虾香米”。做好优质稻的同时,龙王镇杨湾水稻专业合作社在1万亩种植基地上种植功能稻,2018年注册了国家商标“水车杨家”。二是打造特色水果品牌龙王雪梨“健梨爽”。龙王镇土地肥沃,水质清澈,气候适宜雪梨种植,龙王雪梨个大皮薄核小水分少蜜汁高,龙王雪梨通过包装销往全国各地。为提高龙王雪梨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打好季节差,襄阳甘露东生饮品公司做雪梨饮品加工,注册“健梨爽”商标。三是打造特色养殖品牌。建成湖北最大的单体虾养殖基地,填补全省淡水海虾养殖技术空白。目前全镇已形成养殖、熟食加工完善的产业体系,注册了“襄阳对虾”商标,打造闽升南美白对虾品牌。依托龙王大白鹅长岗养鹅基地,打造龙王大白鹅品牌。“龙王烧鹅”于2017年获得“知味襄阳特色菜金奖”、2018年获得“国家特色菜金奖”。
龙王镇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建立入股分红机制。二是在“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下大力开展订单生产。三是土地托管服务。以全托或代工模式,改变农民种地难、管理难、收获难、晾晒难、卖粮难的局面。四是“反租倒包”。注重企业、农户、集体三方利益协调、互动、共赢。五是产业联动。立足农业生产大镇和粮油资源优势,依托加工公司的生产订单,强强联手抱团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共享,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
龙王镇政府十分注重产学研技术合作,与襄阳市农委、襄州区农业农村局从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帮企业对接各大科研院校和专家教授。如襄阳昊源粮油有限公司优质稻加工采用武汉粮科院承担研制开发的低温升碾米技术及装备和大米真空包装机,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低温升碾米新工艺比常规碾米工艺,温升低5℃,碎米率降低2%。华山集团公司整合科技资源优势培训复合型技术人才,每年举办稻虾共作培训班4期,达到农业专业方面技术免费全覆盖。通过与高校合作,聘请大专院校的高级水产人才为顾问,采取现场培训、专题讲座、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
Copyright© 2021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Bom_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入口鲁ICP备20000566号-1 技术支持: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入口